創新的作用和分類
創新是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斯蒂格利茨曾經預言,中國的城市化與美國的高科技發展將是深刻影響二十一世紀人類發展的兩大主題,拋開中國的城鎮化不說,美國的高科技發展之所以能夠深刻的影響人類發展,其核心的因素之一就是其擁有強大的創新機制和創新能力。自2014年李克強總理在夏季達沃斯世界論壇講話上提出“大眾創業”、“人人創新”的號召以來,我國在創新發展的道路上越走越快,越走越遠,靠創新驅動發展,靠創新贏得未來已成為全民共識。
一般來講,創新包括延續性創新和破壞性創新兩類,延續性創新是在現有的基礎上進行升級和改良;破壞性創新是指創新者進行顛覆性革新,從而顛覆現有的產品和市場;延續性創新是創新的通常形式,通常是大企業所采用的策略,相對更加穩妥,風險更小。破壞性創新通常誕生于小微市場,中小企業因為其技術和資源能力的限制,往往更傾向于采用破壞性創新,這也導致諸多的大企業在創新方面陷入“創新者的窘境”,難以延續其發展勢頭。隨著科技的進步和行業的深度融合,目前更多的企業、更多的行業在采用破壞性創新打破原有的平衡,尋求新的商業機會,比如拼多多基于貨找人的思維而不是基于人找貨的思維打破電商的邏輯,實現了企業的快速發展。
創新是勘察設計企業應對
未來發展變化的應有之舉
作為計劃經濟時代為滿足國家基礎建設而誕生的行業,勘察設計行業沿用蘇聯的模式,主要為我國的基礎建設提供規劃、技術支持服務,隨著國家經濟改革和市場化的進一步推進,勘察設計行業也逐步從支持服務的角色轉向參與市場競爭,成為市場競爭中的一份子,逐步實現了由技轉商的過程,隨著我國由高速度增長向高質量發展轉變,受制于體制機制、行業改革、業主需求等諸多方面的影響,勘察設計企業也亟需進行創新,以應對市場新變化,尋求新的核心競爭力。
1.技術的更新迭代要求勘察設計企業不斷進行技術創新。作為技術為本的行業,勘察設計企業也面臨技術更新迭代不斷加快的困境,新技術層出不窮不斷沖擊原有的作業方式和服務模式,比如BIM技術的應用在多專業融合方面極大的提高了作業效率并降低了錯漏碰缺的概率;又比如數字孿生技術的不斷進步,構建了物理世界、數字世界與人類意識世界的橋梁,先建模再建造的方式也確保了工程項目的效果,因此,對技術提升的不斷創新永無止境,需要持續關注。
2.市場的綜合需求也促使勘察設計企業不斷進行業務創新和商業模式的創新。目前市場的需求進一步多樣化和綜合化,因此原有的技術服務模式也需要不斷進行創新和升級,這也是為什么我們看到國家和行業不斷推進全過程咨詢、工程總承包、PPP等業務模式發展的原因。
3.國際化業務的拓展也需要勘察設計企業不斷進行創新,以適應國際的技術標準、運作模式等方面的要求。
勘察設計企業的創新需要從
技術、管理和經營三個方面重點思考
1. 對于技術的創新需要從策略、方式、投入、管理四個方面進行綜合考慮。
2. 對于管理的創新從組織層面和個體層面兩個層面進行。在組織層面,對于勘察設計單位來講需要重新審視組織與業務的匹配度,目前勘察設計單位的組織模式往往會導致資源的重復配置、組織能力難以形成公司能力、組織內耗嚴重等問題,因此組織的創新就需要從提升組織效率、減少組織內耗等方面進行考慮,目前也有不少單位在組織層面進行了積極的創新和嘗試,比如成立以產品為主導的產品事業部架構,亦或是新增設諸如企業管理部等管理類部門,提升整個單位的統籌管理能力;個體層面,主要是激發組織活力,通過明確工作標準、搭建職業發展體系、優化薪酬績效機制等組合拳的方式進一步提升員工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3. 對于經營的創新方面需要從經營策略和經營機制兩個方面進行創新。經營策略方面,要實現三個轉變,由關注技術環節需求到關注整體功能的需求;由關注項目的本身層面需求到關注業主的整體需求;由滿足需求到創造需求的轉變;經營機制方面,構建滿足大業主、大客戶、大項目、大區域、大組合經營機制,從經營的層次、經營的區域選擇、經營的屬地化管理、內部的架構等方面進行同步的優化調整。
勘察設計企業創新需要從頂層設計、
氛圍、機制等多個方面進行保障
創新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創新如同種樹,需要有育種、施肥、澆水、剪枝等一系列的過程才有可能長成參天大樹,因此創新也需要一系列的保障機制。
1.創新需要有頂層的設計做引導。創新是對未來的投資,是平衡長期投入和短期利益的關鍵所在,因此更需要有頂層的設計做指引,在新時代創新更是需要有嚴密的組織和明確的戰略,離開頂層的設計,創新往往難以堅持到開花結果。
2.創新需要有良好的氛圍做支撐。好的氛圍如同空氣和土壤,能夠讓創新更容易落地生根,特別是在勘察設計企業當前產值為王的大背景下,如何營造良好的氛圍顯得尤為重要和寶貴。
3.創新需要充足的資源和良好機制做保障。離開資金的支持,創新難以為繼;沒有優秀的人員,更談不上創新;沒有好的機制做引導和保障,創新也很可能半途而廢。
創新從來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正因為難,我們更需要迎難而上,創新包括的內容方方面面,不一定是重大的創新才算是創新,往往微創新更有力量,但不管是何種創新,都離不開創新的意識和創新的動力,正如雨果所說,科學走到了最后,便遇到了想象,創新亦是如此,從小做起,從你我做起,相信創新的力量,定能得到創新的回饋。